二〇二二。香港樂評選得獎名單

華語地區興起談「躺平」,全球亦在討論Goblin Mode(躺平模式),這大抵也能形容2022年淹悶的香港樂壇。創作人與樂迷一起「躺平」,只是要躺臥作息,也不代表完全停頓,不過稍為將關注由向外在社會的批判,轉向內在自身的省思。

世界既與我無關,明日改變又何干。吸一口氣,默然靜聽;Take a breath,try to feel brand new。2022年樂評選,迎來我們的「躺評」新時代。


香港樂評選’2022 | 得獎名單

[ 流行演繹類 ]


年度男歌手

.在路上有一暗淡的出口
.每一小步仍在努力尋求
.不需要配給的自由 小伙子勇敢地成就

香港樂評年度男歌手
黃衍仁 【折墮忘形】【窄路微塵】

黃衍仁在個人專輯【折墮忘形】和電影配樂【窄路微塵】中採用截然不同的手法,表達出對弱勢社群的關懷。一邊是苦澀的詩篇、蒼涼的曲調、壓抑的情緒,在社會裂痕與時代傷口上,唱出一闋闋「絕望的福音」。一邊是溫暖明亮、色彩柔和的樂章,勾勒出生活困境中指引方向的微光。

(廣州樂評人魅影王子

香港樂評選歷屆的男歌手如側田、陳奕迅、馮允謙等都是有硏究和磨練自己唱功的歌手。相反,黃衍仁唱歌的特色是沒有修飾,也不計較技巧,所以他歌曲的整體感覺是比較raw。黃衍仁在【折墮忘形】專輯中繼續把這種氣場發揚光大,雖然歌曲的tone比較沉鬱,並不令人雀躍,但他的音樂的確記錄了這數年香港人的心情。

(香港音樂人鍾一匡


年度女歌手

.沒法被愛的事沒有被愛忽視
.來吧用我兩腳托着頭 可愛勵志

香港樂評年度女歌手
衛 蘭 【Daughter】

衛蘭不再只是那個獨沽一味的情歌(加福音歌)靚聲天后了,一張專輯,曲詞由全女班創作人包辦,各有擅長的風格和想要表達的題材,衛蘭成為了她們綻放光芒的舞台,或者是在天橋展現各款時裝的模特兒。你會聽到瀟灑、可愛、誘人、文青、靈性,也聽到社會定型、戀愛態度、自我肯定、面對創傷。多年的歷練加上本身的歌藝,讓衛蘭演繹女性的多角度和多樣化顯得游刃有餘。

(香港樂評人Holf Yuen

2022年宣揚全女性創作班底之作,跟2019年的福音大碟,從專輯名字、封套美學已可見其一剛一柔的對照。【In His Name】有熱鬧的合一拍和,強調動感與發聲頌揚,來到【Daughter】就求安靜平穩;前者高舉信仰順服,到後者則尋求內省自主。年中的【Be Still】演唱會重點將【In His Name】 曲目搬上紅館舞台,展示其批判及稜角,到年尾則交出細膩知性的【Daughter】,兩者兼合才呈現衛蘭最完整的音樂視野,這兩個企劃亦很可能是她最具個人色彩,向內探索其音樂養份與個性的成果。

去年勇奪鮮浪潮大獎的本地短片《呼》跟衛蘭個唱一樣選用《Be Still》一曲,放在教會敬拜的長鏡頭,結合着主角家庭的離散處境;而其片名亦似是【Daughter】起首《呼吸之間》的共通,在在說明着這張專輯、這場演唱會所呈現的關懷及安慰,與我們有着深厚連結,而非坊間想像般離地。回溯【Be Still】的聖經詩篇出處,正是記念着猶大民族的苦難及反抗史,信仰上求復興、政治上求獨立,並確信能見證上帝的終極拯救。

(香港樂評人查柏朗


年度樂團

香港樂評年度樂團
海島小輪 【As If – I. In-Between】
     【As If – II. The Deep End 往深】

海島小輪是香港樂評選中首個以純音樂獲得演繹類獎項的單位。正因沒有歌詞賦予既定想象,器樂的語言直指人類真實的感受和純粹的需要,從不深奧。深奧只因都市人很不習慣深度聆聽自己。承接上張專輯【Telescope】還原自然事物的本質、窺探萬物的規律,【As If】企劃飄泊於軌跡的循環、生命的盛放與終結。缺少了色士風和洞蕭,【As If】的作品色彩確實少了張力和野心,然而小提琴和單簧管換來一場更細膩、觸動、具穿透力的協奏,同時保留了即興(Improvisation)中隨性、多變的特色,萬物混沌間組合成無窮可能。

限聚時代,更讓人反思樂團堅持協奏的意義。動盪歲月中的相思亂離衍生出情感的複雜性,非文字可以盛載。躺平,隨海島小輪於風波中搖曳,便會感覺到微風輕拂的美好。

(香港樂評人chikin

自2016年成團以來,海島小輪的成員總是在更替,這不但象徵着維繫一個團隊的不容易,亦多少反映出圍繞香港人近年在生活上遭逢的巨變,大家每天總是為着不同的原因加入、離去。縱然如此,海島小輪的作品卻始終如一地需要聽眾的投入與想像,尤其在香港漸漸「復常」的2023年,城市重新喧鬧起來,人人都忙個不停,你會懷念香港曾經有一段短時間,大家能好好地透過音樂面對自己最內心的感受,那管是好是壞。

(香港樂評人Mos囝


年度新單位

.i can’t speak i can’t tell
.i can’t express whether i feel bad or well
.what can i do don’t know what can I do
.i can only sing my blues for you

香港樂評年度新單位
Ram Cheung 張景揚

承傳傳統藍調樂的演奏及演繹,不止是技藝上的高度提煉,還有回應時代的精神。有多年樂隊經驗的Ram Cheung張景揚在香港社會變化最劇烈的當下交出他的原創曲,記錄着這幾年的心境及狀態,從無憂玩樂到憂傷/擔憂。對世界縱有無力感,卻慶幸及時找到同路人可相伴,愛與愁的激昂情緒起伏,盡交織在樂章中,成就近年香港樂壇又一成熟具層次的debut。

(香港樂評人查柏朗

藍調是失意者的縱情,想不到終於這種風格也會在香港顯得出挑。是的,當然有過的,我們的娛樂工業曾經甚麼都有。但風格不再止於風格,流行音樂終於成了我們的出口。Ram Cheung的音樂乍聽是不關事的,卻又是在每一個現場凝聚而來,水滴石穿,透過簡單的憎惡與哀愁,被簡化的愛恨,讓音樂首先是吶喊。

(香港樂評人張書瑋


年度躍進單位

香港樂評年度躍進單位
從 缺


[ 單曲製作類 ]


年度歌曲

.小姐一生幾多風波 幾多荊棘幾多險阻
.風雨裡 勇敢嘅真美 又提升咗

香港樂評年度歌曲
Serrini《樹木真美》Frankie Yip

如何揉合主流與小眾從來不容易,《樹木真美》製作精準,堪稱當中的教科書。琅琅上口的旋律,宛如「流行經典50年」的編曲,貼地啜核歌詞,再配上到位又不過火的演繹,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素材卻配搭得宜,具流行元素又不失棱角。Kiki mami, you’ve got this。

(香港音樂論壇版主 Prince

從經典編曲手法到大起大落的K場曲式,以生活化句式串連心理學術語與隨興而至的感性剖白,再搭配一如婆媽劇集裡咬牙切齒的浮誇演繹——明明好多老土元素,攪拌濃縮過後卻成為一節具療癒功能、可隨身攜帶無限loop的旁聽式輔導session。即使大家沒有互動,甚至沒有人認識樹木真美這個古怪女人,可聽着她喃喃自語其情緒起跌,那份摯誠不但緊緊抓住聽者的心,還能洗滌心靈,讓你莫名其妙地感動一番。或許身處於荒亂的時代洪流之中,我們正正需要這種並非招牌口號式做自己、而是一字一句發自內心的打氣,是要經過那段承認軟弱後再自強的心路歷程,才能將傷痛化作嬉戲,從而像歌曲中的真妹一樣,拾回重新起步笑迎世界的力量。

(香港樂評人快樂的


年度旋律

.難過於初結識當晚景色經已留下證據
.這故事開始於這裡 但我們怎想到後來會別去

香港樂評年度旋律
吳林峰《我也難過的》 (吳林峰 謝芊彤)

吳林峰是busking出身,此曲卻沒有街頭味道,旋律高雅得彷彿是酒吧聽的爵士,男聲如那昏暗燈光下的酒杯,女聲像那半着半熄的煙蒂,淡淡的憂愁滲出來,讓聽者感受到歌者的難過。

(香港樂評人林綸詩

沒有花巧裝飾,使難過更共情而不矯情。緩緩的一字一句徐徐釋出,總會從音符下坡低垂中感受到難過。女聲輕柔加持,「也」的一同一起不言而喻。

(香港樂評人蛋女子


年度歌詞

.想與不要想不牽涉贏與輸
.我是我間中跟你一些記憶共處 也不再忌諱同住

香港樂評年度歌詞
林 夕《某種老朋友》 (林家謙)

毎當林夕遇上澤日生的旋律,便會放下一種經歷,一份心境。可以是動魄驚心,糾纏不清;也可以是淡如輕煙,水過無痕。這數年間,我們都共同經歷着集體創傷,我們都少不免在價值觀與情感之間作出選擇。月有陰晴,葉有枯榮,所以身處洪流之中,一切悲歡離合,看似驟然,原來還是那麼的理所當然。正如林夕一直所說,萬般帶不走,何況某種已過期的老朋友⋯⋯連自己的一忽肉都能割下,哀莫大於心死,不呼天搶地,不傷春悲秋,這種境界,唯有存於歌詞之中。

(香港唱片監製

一葉輕舟去,人隔萬重山。林夕在世態炎涼的當下,回憶錯付的友情,讓人身同感受。歌曲初段節奏較慢,《某種老朋友》陰霾不散。Pre-chorus的兩拍欲斷難斷,歌者卻驟感事過輕舟,自以為早已痊癒。林夕借用澤日生的綿密副歌驀然回首,可是燈火䦨珊處卻見讓人顫抖的魅影。關係難以切斷,君子不出惡言,但也不無哀愁,唯有寄望舊情只是無害有情的詛咒。沒談原諒、也不是自救,學習分手後淡然共處,不再深究。不談佛,也有理。撇開老朋友的聯想,這歌詞仍滿有智慧,輕輕安慰這些年失去老朋友的你我。

(香港樂評人Chucky @ Music Picks)


年度編曲

.講到應有盡有也講不完 不記得世界近共處少路途遠
.講到七八十歲時來運轉 才悟到告別有長短

香港樂評年度編曲
iii & Hanz《雷公》 (iii 陳健安)

Bossa Nova的愜意與隨性在全曲裡發揮了畫龍點睛的化學作用,令人愛不釋聽!iii與陳健安首次合作卻默契十足,一唱一和在奔放的調調裡彷彿在無常人生中共舞,不為告別而傷感,不為無常而失落。把握當下邂逅的美好時光,且行且珍惜。

(馬來西亞樂評人月貝凡

古典華麗的爵士樂隊編制,不只帶出復古風格、更強化了歌曲在敘事上的戲劇性。簡短俐落的兩分鐘內所呈現的音色節奏,豐富流暢,是場令人感到意猶未盡的體驗。

(台灣音樂網站KKBOX編輯L君


[ 唱片製作類 ]


年度唱片

.暴雨後鴿子身軀沉重
.在人群的腳步旁暫作停留

香港樂評年度唱片
黃衍仁【折墮忘形】

結他彈撥連綿不絕,作為主軸貫穿整張專輯,營造出寂靜、壓抑的氛圍,讓聽眾在旁窺探歌者對生命和社會的沉思。隨歌曲推進,哀怨的和聲層層堆疊,空氣裡逐漸瀰漫悲慟和絕望;口琴等器樂偶爾發出尖厲的樂聲,瀕臨跑調的演奏近乎失控,猶如控訴。於《濁水漂流》一場熊熊烈火過後,專輯逐漸回復平靜,末曲嘗試在絕望裡尋找前進的動力,正是當下香港人何去何從的寫照。【折墮忘形】意味深長、表達獨特,音樂和演繹風格只此一家,氣質非凡。

(香港樂評人Hei @ 音樂達耳文)

少年不識愁滋味,以前總覺得黃衍仁的作品太過苦澀,然而時代輪轉,漸覺他的音樂是種能夠撫慰人心的福音。從勾劃出浮城宿命的《香港浮沉》、藉黑格爾哲學剖切歷史循環的《麵包與玫瑰》,到與受難者同情共感的《默想空曠》、突然柳暗花明的《絕望是一種福音》,黃衍仁以抑揚有致的結他編曲、類近新詩的歌詞,從苦難到創造、從奴隸到自由,堅毅地吟誦出一段段隨我城載浮載沉、同呼同吸的港式民謠。

(香港樂評人文化放題


[ 特別獎 ]


.問我哋 食藥未 夠癲未

香港樂評年度樂壇事件
墮屏意外: MIRROR紅館演唱會腰斬 主辦迴避責任

男子團體MIRROR原訂於2022年7月25日至8月6日舉行12場紅館演唱會,由綵排到正式演出意外頻生,有團員及舞蹈員均在社交平台表示不滿,引起大眾對演唱會安全的關注。7月28日第四場演唱會進行期間,一個懸掛在舞台上方、重約600公斤的大型顯示屏突然墮下,擊中兩名正在台上表演的舞蹈員李啟言及張梓峯。主辦單位MakerVille及大國文化即時腰斬當晚表演,到翌日更應政府指令宣佈取消餘下場次。

意外激發極大迴響。政府官員表示已督促有關部門徹查事件,檢控相關製作單位,演藝界亦呼籲各界關注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,緊接MIRROR演唱會後舉行的音樂會也因安全考慮而簡化了舞台設計。輿論則批評主辦單位及承辦商對事情的回應遲緩,予人不負責任、罔顧演出者安危、只想打鐵趁熱從MIRROR身上賺錢之感。

MIRROR演唱會本來可以讓人一睹三年疫情下,電視台如何大力栽培一隊偶像團體登上紅館舞台的卓越成果,但最終大家看到的果卻是那麼不堪。

(香港樂評人Mos囝


編輯、設計及整理:快樂的


– 香港樂評選 ‘ 2022 –
– | 入圍名單得獎名單 | –
– | 年度事件唱片列表十碟推薦十樂推薦遺珠之選 | –

facebookinstagram
contact@hkmc2.com


 – 本屆18位評審 –

按中文筆劃及英文字母序
各評審的背景資料,請參閱「歷屆評審」

 [ 音樂評論人 及 媒體工作者 ]

月貝凡 @ 月貝凡的音樂紀事
文化放題
快樂的
林綸詩 @ 歌詞心頭好
張書瑋 Sean
查柏朗 @ 查柏朗的名單
蛋女子 @ 蛋女子的聽覺測試區
魅影王子
chikin @ ch!sin
Chucky @ Music Picks
Hei @ 音樂達耳文
Holf Yuen @ 當下音樂
Issac @ 私家音樂
L君 @ KKBox
Mos囝 @ 毛明
Prince @ Cool Music Forum

[ 音樂創作人及製作人 ]

阿 簡 Alan Kan
鍾一匡 Hen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