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 v.s. 2015.香港樂壇十年比對

10years

一元之始,十年回歸。

我們常說「香港樂壇已經死亡」,卻未有摸清他的死相是如何。生死與否純屬主觀判斷,客觀數據任由大家宰割。若你相信香港樂壇已死,總不能拋下一句陳詞作結,更重要的是了解他的死因,以及如何讓他重生續命。我們拿出 2005 年的香港樂壇作比對,是因為這一年香港樂壇能在千禧年後巨星殞落、盜版猖獗、沙士夾擊等陰霾下復活。我們希望搬出契機處處的二〇〇五,啟示香港樂壇之後的路要如何走下去。

香港樂壇能再施展一次「華麗轉身」,還是容讓他「華麗過身」?

#01 #新歌 #產量減半

2005         |        2015
1354 首       |       669 首

出產乏力,2005年後香港樂壇年產量每況愈下,超過一半。

#02 #EP #細碟當道

2005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2015
專輯平均 11.17 tracks     |      專輯平均 6.59 tracks

隨著科技發展歌曲製作成本下降,專輯理應有更大的空間容納更多單曲。然而每張專輯單曲數量在十年間大幅下降四成, 2015 年全年大約只有 20 張大碟(10 tracks 或以上),唱片公司似乎看淡歌曲製作的投資回報。在有限的歌曲下要發揮概念較為困難,  十年前卻是概念大碟恣意發展之年。 2005 年曾經出現過多張概念大碟,最鮮明的是盧巧音《天演論》和林海峰《三字頭》,古巨基《星戰》、鄧麗欣《 Coloring Stephy 》、梁詠琪《 Look 》和楊千嬅的《 Single 》都能勉強扣上概念。

#03 #新城勁爆 #獎項有增無減

2005      |       2015
新城勁爆: 121 個     |      新城勁爆: 160 個
新城國語力: 75 個      |    新城國語力: 104 個
共 196 個      |     共 264 個

傳媒對唱片公司的分獎需求卻是有增無減。新城勁爆頒獎禮於創始階段的 1995 年共頒發 38 個獎項,至千禧後大幅增加三倍至 121 個,及後十年再增三成,連同新城國語力 2015 共頒發 264 個獎。無線勁歌金曲名額亦由十首增至二十首,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十優歌手亦在近年增至 11-13 個名額。情況與樂壇實際操作相反。

#04 #陳奕迅 #容祖兒 #陳奕迅 #容祖兒

2005   |     2015
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:陳奕迅  |  *叱咤樂壇男歌手銀獎:陳奕迅
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:容祖兒  |  *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:容祖兒

十年如一,今晚舉行的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又會是陳容登上殿堂的日子。*據非正式播放率統計,陳奕迅以 450 次播放率拋離 400 次播放率的周柏豪;容祖兒更大幅拋離次名的王菀之超過100次播放率。諷刺的是,容祖兒全年只推出一張 4 tracks 的 EP 【 Me, re-do 】,與 2005 年 20 tracks 的【 Bi-Heart 】相差甚遠。而陳奕迅 2015 年只有 3 首派台歌,與2005年【 U87 】6首經典派台歌相差一半。強勢回歸的陳奕迅憑專輯【 U87 】被《時代雜誌》選為「 2005 年最值得購買的五大亞洲唱片」, 2015 年卻未能再憑【準備中】入圍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歌曲最後五強。人氣下滑乃歌手本應有的生命周期,只是傳媒機構盲捧,沒有聚焦於其他歌手。就連最「潮」的 903 也再跟不上年青聽眾的口味。

#05 #新單位 #出碟新人大減

2005      |       2015
27 個     |         9 個

以該年曾發表唱片計算,新人輩出的 2005 為今日樂壇累積了重要的養份,謝安琪、王菀之、側田、衛蘭至今都是樂壇重要的名字。 2015 年市場吸收新人的速度較慢,一些早已嶄露頭角的歌手靜候一、兩年甚至五年仍未能發片。
2005 年發片新單位:謝安琪、張繼聰、衛蘭、王菀之、郭芯其、周麗淇、蔡汶家、王浩信、賈立怡、應昌佑、側田、劉日曦、葉宇澄、方大同、吳卓羲、郭力行、廖雋嘉、林苑、紀利、 Ping Pung 、 Soler 、 Krusty 、 Pixel Toy 、 Don & Mandy ,還有單飛的鄧麗欣、關智斌、梁靖琪。
2015 年發片新單位:陳凱彤、吳業坤、黎曉陽、Yukilovey 勞嘉怡、唐藝、張子丰、曾詠欣、梁奕藍、少女標本
2015 年曾發布單曲新單位: Jude 曾若華、池希、陳詩欣、謝中傑、K.I.S. 羅啟聰、周殷廷、陳詠謙、劉威煌

#06 #香港歌手 #國語歌

2005      |       2015
13.36%     |       23.6%

千禧後中國經濟崛起,香港歌手市場面向亦起了變化。 2005 年歌手較傾向於在粵語專輯結尾輯錄一兩首國語歌曲,至 2015 年推出國語歌策略則以全碟國語應市者較多。香港樂壇 669 首新歌當中全年共出產 158 首國語單曲,幾乎每四首就有一首是國語歌。

#07 #填詞 #林夕 #黃偉文 #交棒

2005      |       2015
林夕: 122 首    |      林夕: 18 首
黃偉文: 78 首    |    黃偉文: 30 首

2005已是林夕減產的時期,卻仍然為香港樂壇撰寫過百首作品。那些年林夕、黃偉文分庭抗禮,樂壇填詞大作幾乎是非林則黃的局面。2015年黃偉文已減產近半,林夕則只挑選自己喜愛的歌手填詞過手癮。而2015的大戶是陳詠謙、其次是林若寧。

#08 #實體唱片 #雪上加霜

2005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5
207 萬套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    *110-140 萬套

1995 年唱片業蓬勃之年,香港中文唱片銷量高達 927 萬套,不消十年銳減八成。實體專輯銷量毫無懸念地向下修正,有機會跌穿 100 萬套大關。反而黑膠唱片價值上漲,高消費音樂產品市場不跌反升。
*IFPI / HKRIA 尚未公佈準確數字

#09 #主要聽歌模式

2005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5
WinMX、BitTorrent  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    YouTube、串流軟體

千禧年後非法下載盛行, 2005 香港海關著手打擊非法下載,網名「古惑天皇」因使用 BT 技術被裁定侵犯版權罪名成立,據稱香港網上侵犯版權活動減少八成。同年 2 月, YouTube 誕生,自此成為歌手發佈新歌的主要途徑,為獨立及網絡歌手製造契機。 2005 年度金曲《夕陽無限好》約錄得 90 萬點擊率,而 2015 全城熱播的《羅生門》概念系列共錄得超過八百萬點擊率。 2010 年後,合法歌曲串流成為聽歌主要渠道,繼 Spotify 、 KKBox 、 Moov 、 Soliton 等串流平台後, 2015 年 Apple Music 亦加入香港串流市場。根據 IFPI 國際唱片業協會 2015 年 4 月發佈的《數位音樂報告》,全球數位音樂收入與實體音樂銷量首次持平。

#10 #網絡平台 #歌手零距離

2005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5
Hompy、Yahoo! Blog      |            IG、微博、Facebook

利用網絡先機, 2005 年 Now.com 的 Hompy 創先河率先為陳冠希開闢了網誌,隨後招攬了不少香港大小歌手加入,而 Yahoo! 亦隨隊加入,樂壇歌手滿博客。 2015 年歌手與樂迷的距離則更近, IG 、微博、 Facebook 上分享著歌手的一舉手一投足,按讚、分享人數成為歌手累積個人名氣的資本。


 – 香港樂評選系列 ‘ 2015 –
– | 入圍名單 (全幕版 | 手機版)  |  華麗揭盅 (中文版 | English Version) | – 
– | 十大樂事  |  樂壇十載 | 選戰前哨 | –

facebook
contact@hkmc2.com

我們常說「香港樂壇已經死亡」,卻未有摸清他的死相是如何。若你相信 #香港樂壇已死,更重要的是了解他的死因,以及如何讓他重生續命。編輯:chikin@ch!sin較正、圖片:快樂的全文: https://hkmc2.com/2005vs2015/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#流行曲 #廣東歌

Posted by MC² 香港樂評 on 2016年1月8日